武汉铁路运输法院欢迎您!
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,也是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。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,实施武铁法院“法励青才”工程,按照院机关党委部署安排,4月30日,武铁法院青工委组织青年干警开展“传承五四精神 绽放青春风采”五四青年节观影活动。
电影《第二十条》所讲述的三个故事中,有两个因见义勇为而起。刑法第二十条对正当防卫作出了明确规定,并对防卫过当进行了严格限制,还在第三款设置了无限防卫权,从刑法层面有力保护了见义勇为者。
刑法第二十条曾经被称为沉睡的条款,内容大致都是知道的,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它的本质含义,以及那沉甸甸的分量。它砸在人头上,就是一个人的命运,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命运,以及名誉、尊严、自由这些最宝贵的东西。它会影响一个人的是非观和正义感。
第二十条,这个条款是那么熟悉,又那么陌生。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时指出:“‘法不能向不法让步’不是口号,刑法‘第二十条’还要持续落到实处。”
作为法院工作人员,要将张军院长的要求落实,深入贯彻能动司法理念、坚决捍卫“法不能向不法让步”的法治精神。
下面我们来听听几位青年同志的观后感吧:
费洁瑜:电影中主演说“我们办的不是案子,是别人的人生”让我感触颇深。公正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,司法人员既要提高法律专业能力,也要坚持情理法融合。作为法院人,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,秉持“如我在诉”的意识做好司法审判工作,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,提升案件办理的精度、速度、温度,让公平正义更加深入人心。
李晓露:《第二十条》这部电影取自《刑法》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法条的阐述和界定,宣扬法律的正义性和人民对法律最朴素的情感表达。观影以后,感受颇深,法院的职责是让“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”;法院的职责是司法为民、公平正义,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,用公正的天平保护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用公平的天平维护这个社会的和谐稳定。作为新时期法院人,责任在肩,使命在心,担当在行,要始终保持法律初心,秉持法律要求的应有的理性,发挥生而为人的本来的感性,办好每一个案件,维护人民的情感诉求,让社会风气更加向善向好,不断激励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,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。
陈欣:法律是维护正当利益的工具,是最后一道防线。而什么是法律?法律是天理是国法是人情。我们在办理案件、适用法律的过程中,按照张军院长提出的“如我在诉”的要求,身临其境的代入防卫人的立场,不能机械的套用“理性人",不能站在事后诸葛亮的立场,过于苛责防卫人,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,做公平正义的守护人。
观影结束后,青年干警们纷纷表示,这次观影活动不仅是一次身心放松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。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,就是在党的领导下,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、开拓者、奉献者。法院青年们要树立远大理想,传承与发扬五四精神,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,不辜负党的期望、人民期待、民族重托,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。(青工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