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铁路运输法院欢迎您!

当前位置: 首页> 法院文化 > 法官风采

读《红楼梦》小感

发布时间:2015-06-17 09:53 来源: 阅读:4512

 

读《红楼梦》小感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武汉铁路运输法院 梁妍

 

   《红楼梦》是我的枕边书,年纪还小的时候翻它,只看到僧僧道道,无甚趣味,过了几年再翻,觉得口齿生香,大有不同,书中百情百态,实在引人入胜。可惜天资不足,虽然读了多遍,自问没有走心,看不出春秋笔法,读不懂草蛇灰线,更不提其中的人物背景、阶级斗争、政治隐喻,只看到书中的美人就神清气爽,看到书中的美食就垂涎欲滴,看到书中人情世故即意趣盎然,看到书中诗词戏文直拍掌叫绝,真真有些像开篇说的“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,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,只愿他们在那醉淫饱卧之时,或避世去愁之际,把此一玩,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”般浅俗读法。此书自认“大旨谈情”,我只能浅显谈谈对书中之“情”的理解,也不枉对《红楼梦》的一片小小的喜爱初心。

一谈情美。

谈起情,中国人往往欲说还羞。这个本来就有些令人浮想联翩的字眼,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传统中密而不足为外人道。《红楼梦》反其道行之,不仅大声发问“开辟鸿蒙,谁为情种?都只为风月情浓”,更刻画了一对流芳百世的伟大情人,贾宝玉和林黛玉,打破了情感封闭的桎梏,谱写了一曲情浓兼情美的悲歌。

贾林之间,有两小无猜的情分。林黛玉幼时进贾府,作为贾母最疼爱的女儿的独女,和贾宝玉一道随着贾母同吃同住,书中云“其中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,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。既熟惯,则更觉亲密;既亲密,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,不虞之隙”,又说道“这日不知为何,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,黛玉又气的独在房中垂泪,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,前去俯就,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”。作者只用了这略略两笔,便使两人的小儿女情态跃然纸上,读者皆能有此体会,往往更熟悉的人,才会在生活的琐事中随心的生出种种不虞,也不待别人责备,自己先后悔起来了。也只有小孩子,才会有这样单纯的心性。

贾林之间,有不容存疑的情分。“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”一回中写贾妃赏赐贾府众人端午节的节礼,贾宝玉的礼物独与薛宝钗的一样,贾宝玉心里不自在,送去给林黛玉挑,反而被黛玉奚落了一番:“我没这么大福消受,比不得宝姑娘,什么金什么玉的,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!”这个时候,薛姨妈正把薛宝钗的“金玉良姻”经营的阖府皆知,贾妃的赏赐也表明了她的态度,与王夫人、薛姨妈一道,并作为她们的有力靠山,要将薛宝钗配贾宝玉的婚姻舆论坐实。林黛玉的话,有含酸带妒的意思,也有无可奈何的感觉。哪知宝玉听了,“心动疑猜”,急急忙忙的辩白:“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,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,天诛地灭,万世不得人身!”两人你来我往,林黛玉带着掩饰不安神色的笑,“好没意思,白白的说什么誓?管你什么金什么玉的呢!”贾宝玉却有心事难以道明的气:“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,日后自然明白。除了老太太、老爷、太太这三个人,第四个就是妹妹了。要有第五个人,我也说个誓。”林黛玉却说:“你也不用说誓,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,但只是见了姐姐,就把妹妹忘了。”虽然还不到通情事的年纪,但两人相互暗探心意,已经是心中不容有旁人了。这天生坚定的“木石前盟”,在刻意的“金玉良姻”面前,因为脆弱,就显得格外珍贵。

贾林之间,有心证意证的情分。“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”一回中,贾母率众人前往清虚观打醮,一个张道士很有些“不知好歹”地要给贾宝玉说亲,被贾母语带双关地敲打着带过去了,贾宝玉心中也是大不受用。书中说:“且说宝玉因见林黛玉又病了,心里放不下,饭也懒去吃,不时来问。”而林黛玉本是好心,她“又怕他有个好歹,因说道:……”看看,两个人本来都是好心,结果因为一片单纯,反而弄巧成拙了。“(贾宝玉)故每每或喜或怒,变尽法子暗中试探。那林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,也每用假情试探。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,只用假意,我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,只用假意,如此两假相逢,终有一真。其间琐琐碎碎,难保不有口角之争。即如此刻,宝玉的心内想的是: ‘别人不知我的心,还有可恕,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!你不能为我烦恼,反来以这话奚落堵我。可见我心里一时一刻白有你,你竟心里没我。’心里这意思,只是口里说不出来。那林黛玉心里想着:‘你心里自然有我,虽有金玉相对之说,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我的。我便时常提这金玉,你只管了然自若无闻的,方见得是待我重,而毫无此心了。如何我只一提金玉的事,你就着急,可知你心里时时有金玉,见我一提,你又怕我多心,故意着急,安心哄我。’看来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,但都多生了枝叶,反弄成两个心了。那宝玉心中又想着:‘我不管怎么样都好,只要你随意,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情愿。你知也罢,不知也罢,只由我的心,可见你方和我近,不和我远。’那林黛玉心里又想着:‘你只管你,你好我自好,你何必为我而自失。殊不知你失我自失。可见是你不叫我近你,有意叫我远你了。’如此看来,却都是求近之心,反弄成疏远之意。如此之话,皆他二人素习所存私心,也难备述。”这一段心理活动描写极其精彩,看罢直让人哑口无言,倒想问问曹公是否年轻时也存了一段风流心思,不然怎么如此会揣摩年轻男女的心情,又写的如此细腻。“你好我自好,你失我自失”引出了“不是冤家不聚头”,暗合绛珠仙草还泪神瑛侍者这一段前世孽缘。

二论情痴。

红楼梦之美,很大程度上在于曹公不吝笔墨地描绘了众多人物,并且各自赋予了他们鲜明的情感特征。红楼中的情痴,绝不止贾林两个人,让我觉得颇有玩味的,还有一个龄官和贾蔷。龄官是贾府买来唱戏的小丫头,长的“大有林黛玉之态”,贾宝玉见到她的时候,她正蹲在蔷薇花架下,一边流泪,一边以金簪划“蔷”字,连骤下大雨都没在意。龄官划蔷,美的简直像一幅画,但若说这一回只是隐隐约约点出龄官和贾蔷,书中更有一处是龄官和贾蔷之间往来的直白描写。第三十六回写到贾宝玉找龄官唱戏,发现她正是当日划蔷的女孩子,且龄官对自己不理不睬,碰了个前所未有的软钉子。这时贾蔷来了,买了只雀儿逗病中的龄官开心,反而使龄官生气,这时他又慌忙去请医生,龄官立刻拦住他,说:“站住,这会子大毒日头地下,你赌气去请了来我也不瞧。”贾宝玉看着,“不觉痴了”,“这才领会了划蔷深意”,他从此彻底明白了心中所属的独一人,和以前希望大家一起守着他的感情是不一样的,深悟出人生情缘,各有分定,“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。”

三述情殇

   “都道是金玉良姻,俺只念木石前盟。空对着,山中高士晶莹雪,终不忘,世外仙姝寂寞林。叹人间,美中不足今方信。纵然是齐眉举案,到底意难平。”从《终身误》的判词中可以看出,贾林之间的爱情最终成了一场悲剧,也只有悲剧才能成为永恒。表面上看,贾宝玉选择谁做妻子是以贾母、凤姐为代表的黛玉派和王夫人、贾元春、薛姨妈为代表的宝钗派之间的力量角逐,实际上则是死于封建礼教的重重压迫,“一年三百六十日,风刀霜剑严相逼”。封建社会不仅不允许婚姻自主,更不允许贾宝玉、林黛玉的生活理想和生活道路。他们反对仕途经济,摒弃封建教育,代表了当时的新生思想,既不成熟,也完全抵挡不住旧势力的打击。这一段情殇之痛,全部凝聚在《枉凝眉》如泣如诉的唱词中了:“一个是阆苑仙葩,一个是美玉无瑕。若说没奇缘,今生偏又遇着他;若说有奇缘,如何心事终虚化?一个枉自嗟呀,一个空劳牵挂。一个是水中月,一个是镜中花。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,怎经得秋流到冬尽,春流到夏!”越剧《红楼梦》中也有类似的唱词:“他是帕上情丝千万缕,我是笔间心事一行行。我与他若是今生没奇缘,为什么合一副心肝合一副肠?若是今生有奇缘,为什么隔一座高山隔一堵墙?”好的作品,就好像本身是活的一样,可以强有力地打动读者,去细品,去思索,去流泪,去爱应该爱的人。

     《红楼梦》绝不是艳情、俗情的作品,它不仅将青年男女当成独立的人看待,也致力于讴歌那些超越了封建礼教和阶级划分的美好感情。《红楼梦》需要暗暗地读,需要契合读者的喜怒哀乐,才能捕捉到作者的“一把辛酸泪”。